全国航空航天模型(科研类)比赛
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由国家体育总局、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主办,自2004年起已举办11届。该项赛事旨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,结合相关科研任务,进一步挖掘、拓展高校学生及科研院所相关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,为培养航空工业和国防后备力量搭建一个发掘创新人才、检验创新作品的平台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贯彻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要求,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,通过航空航天模型竞赛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,提高参与者自主创新能力。
简介
该项赛事由三部分组成:一是创新作品的缩比验证飞行竞赛,二是结合国家相关重点课题所设立的航空航天模型科技创新评比,三是各参赛单位学习交流活动。[1]
赛事以竞赛为手段,结合国家重点科研任务,通过制作航空航天模型进行缩比验证飞行,进而检验创新作品的可行性,并达到拓展高校学生及科研院所人员的科技创新意识,提升设计制作能力的目的。
意义
通过近几年尝试,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对发挥体育赛事平台国家经济建设、国防建设和科技后备人才培养服务的新模式进行了探索。必将对我国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,航空航天技术的普及和创新产生深远的影响。
在温州进行的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进入第10个年头,随着赛事的逐渐壮大,这项智慧型赛事有了更多的“野心”——在未来,它将谋求将自身打造成国际赛事,努力成为该类别的世界三大赛事之一。
十年间,比赛从1个项目增加到9个项目,从4所高校增加到56所高校,参赛队员也从40多名增加到今天的1100多名。十年,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赛事规模的不断扩大,这不仅是各个高校对于比赛本身的认可,更是对于科技体育理念的认可。赛事的十年发展体现着科技、教育和体育协同发展的探索和结果。
历年举办地点
2004 年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(山西大同)
2005 年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(江苏南通)
2006 年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(辽宁沈阳)
2007 年“贵航山鹰杯”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(江西南昌)
2008 年“彪马汽车杯”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(浙江杭州)
2009 年“安徽鲁班杯”全国科研类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(安徽合肥)
2010 年“雪野湖杯”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(山东莱芜)
2011 年“雪野湖杯”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(山东莱芜)
2012 年“中国农谷杯” 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(湖北荆门)
2013 年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(浙江温州)
2014年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(山东胶州)